欢迎登录江苏省物理学会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学会动态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学会动态
第七届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在苏州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15文章来源:本站浏览者:3453

2024年5月10-12日,由江苏省物理学会主办,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七届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在苏州隆重召开。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创办于2017年,是江苏省物理学会重点打造的一个综合性品牌学术活动,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旨在增进省内外物理学科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为促进我省基础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也为新时期江苏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壮大新兴产业,厚植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

image.png

本届会议设立一个主会场和十二个分会场,以大会特邀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等形式展开。来自我省和北京、上海、陕西、湖北、安徽、河南、浙江等7个外省市以及中国香港近500名物理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和企业代表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同时,会议还通过“蔻享学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线上直播,在线观看此次会议的人数超过3万。

5月11日上午,本届会议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存菊堂报告厅隆重拉开序幕。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谢心澄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封东来院士,南京大学马余强院士,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建新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江苏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吴小山主持。

image.png

张晓宏书记首先代表苏州大学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感谢和欢迎,他简要介绍了苏州大学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张晓宏书记希望各位专家能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给予更多指导,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image.png

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随后代表省科协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江苏省物理学会在物理领域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希望省物理学会继续发展自身优势,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推动物理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方胜昔特别提到,此次春季学术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全国范围内网络直播,吸引力更大、传播面更广,期望参会专家学者能够围绕此次会议主题共同探索理论与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形成更多会议成果,更好地助力江苏厚植新质生产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image.png

最后,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建新致辞。他首先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学生参加本次春季学术会议,向省科协对江苏省物理学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李建新理事长指出,江苏省物理学会长期以来汇聚全省物理学科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力量,积极打造学术交流的品牌项目,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增进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李建新提到,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规模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两百人发展到现在的五百余人,并且在今年的会议中,还与蔻享学术平台合作,同步开通了主会场和分会场的直播,以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他感谢来自省内外的参会者为本次会议带来的精彩报告,希望大家在本次盛会中充分交流研讨,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后他预祝大会圆满召开。

第一项议程结束后,江苏省物理学会秘书长万建国宣读了第四届江苏省物理学会杰出青年奖、教育贡献奖和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吴小山副理事长公布了入选首批江苏省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11家单位名单。随后,大会为获奖者和入选基地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和授牌仪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开幕式结束后,谢心澄院士、封东来院士、马余强院士分别作大会邀请报告。谢心澄院士作“探索拓扑材料:无能耗电子器件的设计”的报告,他从石墨烯在量子霍尔效应下的行为特点出发,介绍了如何利用拓扑材料设计既能高效工作又不造成额外能量损耗的拓扑电子器件,为开发下一代高效、节能的电子器件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image.png

封东来院士的报告题目为“镍基超导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激发”,他首先介绍了镍基超导材料的最近研究成果,随后简要介绍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合肥先进光源的基本情况和在物理领域的应用。

image.png

马余强院士作“活性凝聚态物理——相行为和界面物理调控”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活性凝聚态物理学,以及如何借用统计物理学方法和图像来研究活性凝聚态物质的相行为,然后他结合具体研究案例,从细胞的不同层次聚焦在生命科学中的活性凝聚态物理重要问题,着重介绍了课题组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image.png

5月11日下午和12日上午,十二个分会场陆续开展各物理领域的专题研讨,包括光学与原子分子物理、材料生长与结构表征、量子材料与物理、电磁材料与器件物理、凝聚态理论与计算物理、电介质物理与材料、新能源材料与物理、生物与软物质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电子显微分析技术以及引力与宇宙学。各分会场的学术氛围浓厚,会场内邀请报告与口头报告交流充分且深入,报告瞄准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端行业技术引领,聚焦最新研究热点问题。会场外张贴专题海报,参会者面对面相互交流,开拓了研究思路,相互间激发灵感和创意,获得了多元化的科研视角和方法。

image.png

各分会场聚焦国内外热门研究,在量子材料和量子计算、原子制造、新能源材料、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热点领域,参会者进行了热烈交流,致力于解决科技难题。

在光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分会场,华东师范大学白正阳教授针对非平衡态问题,做了题为“里德堡原子系统中非平衡态动力学初探”的报告。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漱明教授,针对超构表面成像的研究,做了相关成果的介绍。

在量子材料与物理分会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即首次在凝聚态物质中观察到“引力子”的投影。合肥国家实验室杜增义教授介绍了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高温超导体的赝能隙进行了探究,发现了配对密度波现象。复旦大学徐长松教授介绍了新型Kitaev材料及Kitaev相互作用在有序磁性中的作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张琦教授介绍了反铁磁体中的手征声子和声子的磁矩。

在电磁材料与器件物理分会场,苏州大学揭建胜教授从半导体行业的重大需求出发,介绍了有机半导体单晶大面积外延生长的方法,以及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探究。南京大学张敏昊从“原子制造”这一国际需求的战略课题出发,做了题为“从单分子驻极体物理到电控单原子磁性”的报告。江南大学南海燕介绍了针对二维光电探测器的等离子体调控的研究。

在凝聚态理论与计算物理分会场,浙江大学杨洪新针对凝聚态物理中经常出现的DM相互作用,介绍了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进行探究的工作。磁拓扑绝缘体的应用,探究了一种新颖的物理计算方法。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何日引入人工智能方法进行理论探究,并且介绍了针对AI驱动的铁电材料进行跨尺度原子模拟与计算的工作。

在电介质物理与材料分会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的李平介绍了利用多物理场对铁谷材料能谷极化进行调控的工作,展示了对其拓扑性质开展的理论研究。

在生物与软物质物理分会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涛介绍了对超越空间调谐曲线进行的探究工作,他利用网络科学的方法区分空间编码神经元。介绍了液晶指向矢孤子的产生与调控。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薛斌设计了生物分子软物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且对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立足“四个面向”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和讨论。

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分会场,报告聚焦最新研究热点问题,如“中微子”、“超重核”、“量子纠缠”等,结合“神经网络计算”等交叉学科热门方法,面向国际科学前沿,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在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专场,北京大学何琼毅做题为“复杂量子纠缠检测及应用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量子纠缠”这一前沿课题。浙江大学王大伟介绍了光的量子拓扑态,面向国际前沿科学的难题进行了探究。

在引力与宇宙学分会场,江苏科技大学周孝严汇报了关于可穿越虫洞在广义相对论和修正引力的研究,丰富了大家对宇宙学的认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雷磊教授,在星际尺度中对量子不确定性原理进行了探究,介绍了类波暗物质粒子当前面临的危机,同时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介绍了下一代巡天中的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与基础物理和宇宙学的相关探究。

在聚焦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同时,有些会场也面向高新尖产业发展和跨领域技术应用,针对新能源电池、显微探测技术和太阳能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为相关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科技力量。

在材料生长与结构表征分会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磊分析了钴/锰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结构与磁电性能研究,为新能源钙钛矿电池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彦达针对高质量AlN薄膜外延单晶Pt的声电耦合各向异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介绍了相关成果。

在新能源材料与物理分会场,来自阿特斯集团的吴坚面向行业科技发展,向参会者们详细介绍了晶硅异质结光伏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进展。南通大学廖宝臣介绍了All-in-one 新镀膜技术与PE-TOPCon太阳能电池的进展。苏州大学邹帅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高效晶硅太阳电池先进金属化技术的研究。南京大学王冰展示了纳米高熵材料的制备工艺,并介绍了其在能源催化中的应用。

在电子显微分析技术专场,来自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邓昱做了题为“低维钙钛矿材料畴相结构层级的原位球差矫正电镜4D-STEM研究”的邀请报告。捷欧路、雷博科学仪器和屹东光学等公司的参会者,分别介绍了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超薄切片机等高端精密的科研仪器。来自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科技工作者,也分别介绍了电镜在生物医疗、样品检测和纳米材料制备中的重要应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为让更多全国范围内的物理科技工作者能够参与到江苏省物理春季学术会议中来,此次会议借助国内知名学术网络媒体“蔻享学术”平台,对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全程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同时在线观看者就直播内容进行了实时提问,现场专家也给予了及时解答,此次会议打开了线上线下科技工作者沟通交流的新通道。本届会议同时设置了仪器展区,国内6家高新企业应邀参会,集中展示了当前最新的科研仪器和设备。

image.png

本届会议集聚了省内外专家学者,相互分享与交流,思想火花激烈碰撞,激发了科研工作者强大的创新动力,促进了各学科领域间的交融互通。江苏省物理学会也将在省科协的领导下,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学术服务能力,开展更多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活动,推出更多品牌项目,更紧密地联系科技工作者深入服务高质量发展,锚定目标、奋发进取、踏踏实实,在江苏“走在前、做示范”中展现学会作为、贡献科技力量,不断繁荣我省学术创新,更加扎实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促进科技强国战略实施作出积极贡献。